帶孩子放生能教到她什么呢,《解放孩子的潛能》006
5、*克服困難,或接受長久的制約。
6、上一期講到孩子自我價值感有幾個方面。一個呢,叫充分地發(fā)展自己的潛能。第二個呢,是自信并愿意學習。這兩個呢,我們上一次都交流過了,那么下邊呢,我們學習第三個——對周圍的世界感到興趣。
7、我們每個人因為生死產生了隔陰之迷,所以我們對前世或者過去的經歷呢,慢慢地呀,我們忘掉了。對于新生兒,他的意識里邊幾乎是一片空白,必須在現(xiàn)實的成長世界里邊,慢慢地學習,慢慢地了解,重新積累各種知識。所以對新生兒來說,對一個新的生命來說,當他睜開眼睛看到了花花綠綠、五顏六色的世界,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我們人在成長過程中間不斷地學習新知識,不斷地接觸新的環(huán)境,在未知的世界里邊不斷地去探索、翱翔,這是我們人類啊,千萬年以來共同征服自然,探索自然,慢慢掌握自然規(guī)律,從而服務于我們人類自己,使自己能夠改善生活,改善生存狀態(tài),使我們人能夠呢,過上好日子。所以,對周圍的世界感到興趣是我們每一個人,甚至作為動物,都是這樣的,都有這樣天然的、共同的特點。因為只有在興趣中間,我們才能夠啊,興致勃勃、滿懷熱情地去面對這個世界,去探索這個世界。當我們從人類世界、物質世界里邊探索,不滿足的時候,我們就會慢慢地走向探索精神領域,探索如何解脫這些道路上了。可以說我們人類的歷史啊,就是探索的歷史,就是發(fā)掘的歷史。如果一個人,他自己連對周圍世界的興趣都沒有了,這個人啊,恐怕就沒有活下去的勇氣了,很可能就沒有能力呀,再吸收新生事物。對于這種人來說,他的生命可以說已經停步不前了。這樣的人呀,是不行的,這樣的人是不具備自我實現(xiàn)價值這種基本的能力了。所以我們判斷周圍人,判斷自己,我們看一看,如果我們對周圍還有很濃厚的興趣,對未知世界有很濃厚的熱情,那么我們就能夠不斷地興致勃勃生活下去。就像我們同修,現(xiàn)在學佛了,那么我們不僅僅對物質,對社會、對人,我們有興趣,我們逐漸再深入到我們的精神領域里邊,產生了興趣,對這個宇宙產生了興趣,慢慢地呢,我們了解了佛法,用佛法的辦法改變,改變我們的命運,逐漸我們走向解脫。這是靠什么呢?就是靠我們的興趣。沒有興趣,可以說我們實在沒有辦法再進步了。所以引導,有效地引導、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讓孩子的興趣轉移到學習上,轉移到正確的這些事物上去,慢慢地呀,孩子就有一條健康成長的道路擺在眼前,就可以引導孩子不斷地進步了。所以說,我們家長、父母,還有老師,這方面一定要關注。因為有的家長啊,對于孩子呢,往往干涉過度,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孩子喜歡做的事兒呢,沒有一件容許他去做,都是用自己,父母自己的意識,自己的理念不停地呀,去約束孩子,要求孩子。這樣孩子呢,自己的熱情、自己的興趣慢慢就被扼殺掉了。如果孩子的熱情泯滅了,他的自主性,自發(fā)探索世界這種動力停止了,那么孩子的成長、吸收新鮮事物等等的能力也就慢慢停止了。這樣的人,可以說呀,就叫活死人,是植物人,活得呀沒有意思,沒有光彩,都是為活而活,一輩子活得猥猥瑣瑣的,不能夠心情舒展,不能夠呢,真正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把這一輩子活得精彩起來!所以我想我們家長、老師最核心的就是要引導、培養(yǎng)、保護孩子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興趣,這是最最重要的!因為我們對孩子呢,我們頂多養(yǎng)育、教育他十年、二十年,對于孩子成長以后,后面還有很長的路要靠他自己去走,而培養(yǎng)孩子興趣是支撐孩子成長以后,在我們這個世界里邊不斷健康成長走下去,最重要的一個動力!所以培養(yǎng)孩子對周圍世界的興趣不僅僅是立足于兒童階段、少年階段,而是要培養(yǎng)孩子這么一種普遍的這種能力,使孩子呢,靠興趣、靠熱情走過這一輩子,這個絕對是精彩的人生!
8、第四個呢,叫“善于處理問題,從逆境中振作起來?!?/p>
9、我們知道啊,人是萬物之靈。按照佛教告訴我們,山河大地,一切的一切統(tǒng)統(tǒng)都是我們本心變現(xiàn)出來的。所以,如果我們掌握了我們人本具的德能,那么呢,我們就可以掌握世間一切事物的真理,可以呀,把我們世界的一切都運用好,把遇到的一切問題處理好。那么這里邊最關鍵的是什么呢?最關鍵的就是提高我們每個人的素質!現(xiàn)在對于兒童教育,我們按照印光大師的教誨,慢慢地呢,要加入家庭教育,要加入因果教育。慢慢地呢,要提高孩子對我們這個宇宙最根本原理的一種熏陶。目的呢,就是要讓孩子呀,從小就掌握我們這個宇宙最根本的原理,慢慢地提高孩子的這種本能、素養(yǎng),將來長大以后,他天然地呀就會用這些從小受到的熏陶去面對這個世界,去處理一些問題。如果我們不能夠清晰地認識到我們這個世界的根本原理,不能夠用佛法的因果原理透徹地看清楚我們遇到的一切問題,我們就會在成長的路上迷失方向,就會在前進的路上走入歧途!因為我們每個人現(xiàn)在是處于無明,我們看不清楚我們前方的路,我們看不清楚我們明天會活在哪里。所以呢,我們只能不斷地提高我們的能力,不斷地呀把我們本具的德能逐漸地開發(fā)出來,運用出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清晰準確地看清楚我們這個世界,才能夠認清楚我們腳下的路通到哪里。只有看清楚了目標,只有看清楚了我們前面的種種的現(xiàn)象,我們才能夠啊,從我們面對的這些種種事相里邊,找出那條正確的路,走上回歸真理的大道,這是非常關鍵的,關鍵的。我們人啊,他的潛力是無窮的,但是我們現(xiàn)實社會中間的人又被自我約束,處于種種的狀態(tài)中間不能解放出來,只能活在狹小的空間世界里邊,不能夠真正地做出,我們本能應該可做的無量無邊的大事。所以我們學習的路、成長的路,統(tǒng)統(tǒng)呢,都是不斷地從外在世界里邊接受經驗教訓,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發(fā)掘自己潛能的過程。
10、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們如果不經歷種種的失敗,沒有發(fā)現(xiàn)種種的問題,我們就不能夠成長。而人的成長,他的成長程度的高低,往往和我們遇到的困難的高低相關,往往和我們自己的心力相關。當我們面臨種種困難,我們滿懷熱情,用堅韌的態(tài)度不斷地去克服,不斷地去進步,不斷地去跨越,我們就會不斷成長。整個人類歷史都是這么過來的,我們每個人同樣也是這么過來的。只要我們不灰心,只要我們不放棄,只要我們能夠勇敢地面對,不斷地超越,我們呀,一定能夠永遠地前進下去!這一條啊,無論對于我們每個人,每個民族,對于我們整個人類都是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二、南海放生臺在哪里
1、我們中國有《易經》?!兑捉洝返谝粭l乾卦就告訴我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但是在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間,我們就知道一定有種種的困難,種種的阻礙在前面擋著我們,我們怎么能夠保持永遠前進的這種勢頭呢?那就是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地找到我們的不足,不斷地去彌補!這樣呢,保持我們呀,永遠前進下去,這個就是我們人類啊生存的態(tài)度!用佛法來說,我們現(xiàn)在提倡懺悔。懺悔是什么呢,就是我們不斷地認識我們的不足,進一步地呢,知道這個不足,問題出在哪里,進一步地讓我們啊,改正錯誤,沿著正確的路走下去!可見,善于處理問題,從逆境中振作起來,這個呀,是我們一切人類的本能!所以呢,對于父母和老師,同樣要善于呀培養(yǎng)孩子這一點優(yōu)秀的品質,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不要批評,不要僅僅是做制止,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應該善于引導孩子知道錯誤出在哪里,怎么樣去面對,怎么樣去解決。這種品質是非常重要的,對于一個人,對于一個孩子都是極為重要的!我們現(xiàn)在呢,經常聽說某某學校又有孩子自殺了,跳樓了,為什么呢?就是因為呀,這些人沒有這種能力,沒有從小養(yǎng)成善于處理問題、從逆境中振作起來這種優(yōu)秀的品德!我們每個人呀,遇到困難的時候,往往心情灰暗,往往感覺到世界已經沒有意思了,我們被所有人拋棄了。當這種力量特別強烈的時候,而且呢,已經慢慢影響,變成一個人長期的這種思維模式的時候,那么這個人啊,他的世界就灰暗了,他的世界就沒有陽光了,當這種力量積聚到極點的時候,往往就走向了末路。所以我們人自己要自強不息,同時呢,一定要培養(yǎng)孩子這種品德,給孩子不斷地鼓勵,持續(xù)地鼓勵,讓孩子呀,放下包袱,不要陷于負面的情緒里邊,而要善于從遇到的困難、犯過的錯誤里邊吸取經驗,勇敢地向前走!眼睛呢,要不斷地向前看,不斷地探索新生事物。養(yǎng)成了這種優(yōu)良的品德,我們作為一個人,能夠成長、進步;作為一個民族,可以生生不息,永不消亡。
2、第五個“自我價值感是克服困難,并接受長久的制約?!?/p>
3、我們這個世界呀,可以說是我們心變現(xiàn)出來的。我們學習因果原理就知道,我們和周圍世界、周圍人的關系呢,是我們自己造作出來的。如果我們能夠明白因果道理,能夠遵守五戒十善,處處為人著想,處處做利人的事情,那么我們呀,生活在這個環(huán)境里邊呢,就不困難,就沒問題。因為我們是助人的,所以必然被人助,這是真理。但是我們現(xiàn)在這個世界明白因果道理的人還不多呀!知道了因果道理,能真正做到的就更少了。所以我們每個人往往受種種條件的約束,往往和周圍世界的人是一種善善惡惡、好好壞壞的關系,因為種種的原因,我們和周圍人啊,慢慢變得呢,是種種的狀態(tài),種種的狀態(tài)。所以必然就產生了善惡業(yè),惡業(yè)必然導致我們和周圍的人是一種痛苦的關系,是糾結的關系,是敵對的關系。所以我們當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一定呀就會出現(xiàn)問題,一定會遇到困難。但是如果我們懂得因果原理了,懂得佛法了,我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安心地去接受,耐心地去解決,慢慢地呢,去化解,當我們把這些惡濁的東西一點一點處理掉了,不好的環(huán)境轉化了,好的環(huán)境、好的關系、好的緣分自自然然就表現(xiàn)出來了。所以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能夠抱怨,不能夠生氣,不能夠自我、自卑,而是要平靜地去面對,平靜地去接受,然后呢,安心地去處理。這個呀,就是我們面對問題的時候應該保持的態(tài)度!如果我們遇到問題了,不是去分析,不是去接受,而是去反對它,進一步地去對抗,那么呢,我們形成的這個關系就會進一步地惡化,越來越惡化,越來呀環(huán)境越糟糕,慢慢地呢,所有人都活在痛苦里邊。就像我們現(xiàn)在,****襲擊美國,美國呢,派兵去消滅****這些恐怖組織,一直到現(xiàn)在,時間過了這么長了,戰(zhàn)爭、互相的傷害依然沒有停息呀!這就是不懂因果,不懂得從最初就進行化解,慢慢地把矛盾激化,形成了大規(guī)模的沖突,形成了大量的傷亡。所以我們明白這些道理以后,首先我們遇到的問題要自我接受,自我化解,自己忍耐,一點一點地去處理掉。另外呢,我們呀,要接受因果原理的約束,接受法律的約束,接受我們社會種種鄉(xiāng)規(guī)民約的約束,還得接受習俗形成力量的約束。我們自己很難呀,去違背這些,去做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如果那樣做,我們很可能就不能夠在這個社會生存,很可能就走向了犯罪。所以這個呀,要慢慢地教育孩子,由父母、由老師,要教育孩子,讓孩子呢,面對困難的時候要設法接受它,設法克服它,而要學會尊重、遵守我們這個世界生存的規(guī)則。這樣我們所有人呀,才能活在一個共同的世界里邊,不產生混亂,不產生沖突。
4、第六個呢,叫“對他人慷慨并關心。”
5、這個呀,不僅僅是我們這個世間的要求,這是佛法也是這么要求的。前面呢,都是提高、充實,我們自己自我能力的一個過程。那么到這個時候呢,自我已經有了基本的完善的價值觀,有了基本的完善的成就了、成長了,我們就開始面對其他人,面對周圍的世界了。那么對他人用什么態(tài)度去對待呢?那么對他人呀,在這里邊就講,要慷慨并關心。用佛法來說呢,就是說,對其他人要幫助他,這個是善。如果不能夠對其他人慷慨并關心,僅僅對我們自己去愛護,這個是自私的,這是惡。行善有善果,做惡有惡報。所以呢,無論佛法,無論世間法,我們都是共同的觀點,那就是對他人呀,一定要友好,一定要友善,一定要關愛。因為這是符合宇宙規(guī)律的,能夠最終幫助自己,成就自己,使自己不斷地通過幫助別人,形成一個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的必然要求,這是一種內在的要求。如果我們人人都不關愛別人,人人都僅僅是關心自己,我們這個世界呀,必然是自私的世界,必然是冷冰冰的世界,最后呢,必然是殘酷的世界!所以從小培養(yǎng)孩子對他人慷慨并關心,這個呀,是我們這個宇宙本能的要求!因為只有對別人關懷,將來才能得到別人對我們的關懷。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里邊必然呀,是一個互幫、互愛、互利的這個世界。所以家長從小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告訴孩子對他人慷慨并關心,這是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必需!我們現(xiàn)在孩子教育呢,這方面不多。往往教育孩子呀,是一些自私的東西,對他人漠不關心,這樣恐怕是不行的。因為這樣做最終一定是把孩子呀,毀了!讓孩子前面的路越走越窄,最后走入死胡同了!所以說呀,這一條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我們現(xiàn)在社會里邊缺乏的。最近我們看,整個社會都在學習雷鋒。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學習雷鋒精神,所有人都能夠啊,用雷鋒的精神去幫助所有人,我們每個人呀,都可以前途無量!所有人都能活得呀,開心自在!這是一個長期的事情,不僅僅是我們家長、老師,也是我們整個社會共同應該呼吁、共同培養(yǎng)、形成的這種價值觀。
6、第七個價值觀呢,是具備人際交往能力。
7、那么人和人之間是必須靠溝通、交往實現(xiàn)雙方的了解,實現(xiàn)我們整個社會的循環(huán)。小到家庭,再到企業(yè),一直到國家,甚至國家和國家之間都必須有交際能力。沒有良好的交際能力,很可能就會引起很多的誤會,產生很多的矛盾,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可能造成戰(zhàn)爭,造成人員的傷亡。所以培養(yǎng)孩子具備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是實現(xiàn)自我價值,是實現(xiàn)我們整個社會良好形態(tài)的必需。我們每一個孩子經過父母、社會的精心培養(yǎng),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如果沒有恰當?shù)慕煌芰?,把自己學到的知識、能力發(fā)揮出來,那么這個人他本身的價值呀就會打折扣,就會降低。所以我們現(xiàn)在呢,也在逐漸培養(yǎng)這方面的培訓。像我們兒童像我們妙音都是慢慢鍛煉孩子能夠表達,能夠把自己學到的東西用出來,能夠通過交往、交際、溝通,慢慢地呢,把我們遇到的事逐漸地表達清楚,說明白。所以我們現(xiàn)在做的大量的事情,都是培養(yǎng)孩子,培養(yǎng)我們成人這些基本素養(yǎng)、基本素質的這些工作的。我們整個社會可以說呀,交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非常重要的。沒有交往能力,我們整個社會就不能有效地形成現(xiàn)在種種的管理。整個國家,我們這個世界,它的整體運作有可能就會出現(xiàn)很多的問題。所以家長、老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孩子呀,具備人際交往能力這種素質。
8、最后一個呢,是“能找到滿足和幸福”。
9、前面我們所做的種種的工作,培養(yǎng)孩子種種的能力,最終都是要讓孩子呀,得到滿足和幸福!如果人不能夠得到滿足和幸福,那么他活著的世界呀,是悲慘世界!那么這種滿足和幸福是分兩個層面的,一個呢,是物質方面的層面,一個是精神方面的層面。而我們現(xiàn)在社會往往重視物質,忽略精神。認為呢,事業(yè)的成功是最重要的,有了金錢、有了名利,這個是最重要的,而忽視了精神世界的滿足。而且現(xiàn)在社會呢,我們很難給予人呀,一個標準的、基本的滿足和幸福的標桿,用不斷提升的目標,用不斷追求無限的高度,使我們人呀,不能夠滿足,不能夠幸福!人們活在無止境的、遙不可及的那些虛幻的大目標里邊,不能夠讓自己停下腳步休息休息,回頭檢視檢視我們過去已經通過努力獲得的成就。而因為內心不斷擴大的目標,我們再也找不到滿足了!再也不能幸福了!于是現(xiàn)在所有的人把眼光都看在外面,從這個自然,從我們的地球里邊不斷地索取、不斷地壓榨、不斷地超額運用我們世界的資源,來實現(xiàn)我們永不滿足的需求!或者還有一部分人,把目光轉向其他人,從其他人那里邊,通過某種合法、不合法的手段去獲得,把別人的東西變?yōu)樽约旱?,以實現(xiàn)自己不斷擴大的目標。于是我們整個世界,因為不滿足而不斷地去擴大生產,不斷地去用種種手段去競爭,于是我們人活得呀,非常的痛苦,非常的煩燥,非常的焦慮。我們現(xiàn)在這個生存方式不能夠讓我們有效地找到滿足和幸福,所有人呢,都不懂得呀,什么是滿足,什么是幸福。所以就出現(xiàn)了種種的問題?,F(xiàn)在有人為了減輕壓力,減輕焦慮,為了填補自己內心的空白而吸毒,追尋短暫的精神麻醉。有些人呢,把這個追求目標放在物質、金錢、地位等等的價值的實現(xiàn),最終呢,恐怕是毀了自己!而自己的目標也不能夠實現(xiàn)。所以呢,我想現(xiàn)在我們整個社會都應該有必要使每一個人都建立起滿足和幸福的這個具體標準,使每一個人都應該找到學佛的路,讓自己的精神呀獲得一種滿足和幸福,這個是非常關鍵的,非常關鍵的!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教育孩子呢,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成長,因為我們面對的世界,它是個無底洞!我們現(xiàn)在的世界都在等待著孩子跳進去,在里邊被傷害、被痛苦、被折磨!而不能夠找到一個小小的平臺,在我們生命的過程中間歇歇腳,回頭看看,我們是否得到了滿足和幸福。我們每個人呀,都應該建立一個基本的滿足和幸福的標準。否則呀,我們每個人,這一輩子一定活在痛苦里邊不能夠自拔。那么用佛法的理念告訴我們,用因果的道理告訴我們,我們活在當下,我們就應該滿足和幸福。因為我們現(xiàn)在活著,因為我們現(xiàn)在還能受到太陽的照耀,因為我們現(xiàn)在每天還能吃上飯,還能得到溫飽,還能得到親友的祝福,所以我們現(xiàn)在就應該滿足和幸福!如果我們現(xiàn)在遇到了困難,我們應該滿足和幸福。因為什么呢?因為我們呀,過去造作了惡業(yè),現(xiàn)在我們正視它,面對它,我們可以經過我們的努力,慢慢化解,慢慢忍耐。烏云過去了,太陽就會出來。何況我們現(xiàn)在大部分人都能夠在明亮的教室里邊學習,都能夠受到家庭、集體、國家、所有人的關愛。我們現(xiàn)在活在和平的社會里邊,可以讀到很多的書,我們應該滿足和幸福。何況我們現(xiàn)在學佛了,從此用佛的光明照亮了我們黑暗的世界,我們的內心亮了,我們回歸這條路已經鋪在我們的面前,只要我們堅持走下去,一定能夠修行成就,所以我們現(xiàn)在應該滿足,應該幸福。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滿足和幸福的這種能力,有滿足和幸福這種標準,讓自己呀,在我們生命的整個歷程中間,都應該學會滿足和幸福。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們不能夠使自己滿足和幸福,那么我們所有的努力呢,就會持續(xù)地得不到一種安慰,得不到一種價值的實現(xiàn)和回歸。我們的心里呢,就會長期保持失望,長期保持空虛,慢慢地呀,我們這個生命,逐漸就會失去價值,就會活得沒有意義。所以我們現(xiàn)在,不僅僅自己要學會能夠找到滿足和幸福的這種標準和能力,同樣要不斷地教育孩子、引導孩子在長期的學習、生活過程中間,也要讓孩子呀,能找到滿足和幸福。這是一種價值的實現(xiàn),這是一種人格的體現(xiàn),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們前面學習了這么多孩子自我價值感實現(xiàn)的一個標準,一個落腳點,否則我們前面所做的一切都是蒼白的,沒有意義的。
10、問:唉!我非常用心栽培我的兒女,可是兒女偏偏都很壞,不孝順、不聽話。為什么我會生個不孝順的孩子?
妙蓮老和尚答:要想兒女孝順你,自已要先以身作則孝順父母。生個不孝順的孩子,要反省自己有沒有孝順父母?你沒有好因,那能得好報?做了佛弟子要覺悟、要正思惟、要痛改前非,要懺悔以往對父母的不孝。聞到佛法覺悟了,自已就先好好奉行孝順之道。
更要明白,一家人都是有因緣才來聚會,并非無故而來,每個人都是來受報的。所以說:‘兒女本是債,討債還債,無債不來’,兒女進了你家的門只有兩件事:不是來討債就是還債。不過通常是討債的多,還債的少。來還債的當然是孝順的兒女;若生個討債鬼,因你前世欠他的多,今生就要多施他一點才能還債。那是你自招的,恨他做什么?你欠人錢當然要還債,還了就沒事,不必那么苦惱。前生沒有修福修慧,今世想要大富大貴,兒女都是那樣虎父生虎子,沒有因怎會有果呢?
當然人都會往好的地方想,希望自已的兒女能當總統(tǒng)、做大官;想是這樣想,還要看他們有沒有那種福,沒有福報強求不得的。如果你子女有福報.有本事,時間到了,一定會得到應得的富貴。誰不希望兒女成龍成鳳?可是要看你兒女是不是龍種鳳種?他們的根性如何?不要在此打妄想了。
照這樣說,是不是就不理子女隨他們去發(fā)展?也不是!做父母的當然要盡自已的能力去栽培他們;但如果你已盡力去教導卻還是教不好,那你已盡心力了,在事上就不要強求,強求只是徒增煩惱、傷害身心。身心要安樂才能學佛,才能修道。
要想為兒女求福,那就多為兒女做功德。如果兒女本身有福,再一培養(yǎng)就馬上有感應;如果沒福,那就要多多培養(yǎng)、多種善根,來世也能得感應。(妙蓮老和尚開示《法海釋疑》)